進入 2019 年之后,分析師們對于半導體產業(yè)的看法是否如同先前所提出一樣的保守。根據(jù)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的分析師團隊于 2018 年 12 月所發(fā)布報告指出,2019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yè)周期性低潮尚未見底,對北美和亞太市場均持保留態(tài)度,將預期成長從 -1% 下調至 -5%;至于,中國半導體產業(yè)仍存在著機會,整體未來成長點,將在于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以及無人駕駛等兩大領域。
根據(jù)報告指出,2019 年半導體產業(yè)整體銷售金額將比 2018 年下降 4.7%,這與 2017 及 2018 年各自有 22% 及 14% 雙位數(shù)的年度成長率形成鮮明的反差。從個別產業(yè)來分析,存儲器設備的銷售金額在經歷前兩年各自 60% 及 30% 的高幅度成長之后,將在 2019 年急劇下滑至僅有 18%。
對此,大摩認為,在未來 5 年內,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的成長率將圍繞著 GDP 成長率上下波動。不過,對于 2019 年的半導體產業(yè)景氣則不抱持樂觀的看法,因為大摩認為,形勢將比 2015 年的產業(yè)低潮的情況更加嚴重。原因是半導體產業(yè)存貨和供應過剩,加上需求不足,導致 2019 年供需不平衡。這部分從 2018 年年初實際生產增加了 22%,但市場僅消化了 15% 的增加量。因此,2019 年的開年,需求面要如何消化這 7% 的過剩產能,將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
另外,在需求放緩的部分,是由于汽車和工業(yè)的垂直需求減少,以及整個供應鏈的庫存調整。此外,智能型手機方面的成長疲軟,特別是來自蘋果 iPhone 的銷售不如預期,以及中國廠商的市場需求縮小,更是對半導體需求方面的進一步造成壓力。
報告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yè)未來兩大長期成長點,關鍵在于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以及無人駕駛方面。其中。機器學習的應用正在升級,從資料中心擴展到邊緣運算上。而目前的機器學習相對處于早期的發(fā)展階段,但是在接下來的 3 到 5 年中,重點將從會用于算法開發(fā)、培訓的半導體工具轉向計算機解決方案,以取代人力資本。另外,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還有基于計算機視覺構建的 Amazon Go 概念店、臉部或車牌辨識、甚至正在進行的犯罪的監(jiān)控攝影機、醫(yī)學放射影像的內容解釋等應用,使得未來的應用成長可期。
至于,在自動駕駛方面,大摩認為這是汽車設備制造商的一個重點發(fā)展方向。隨著安全應用的反覆運算和技術的廉價化,全自動車輛正在階段性發(fā)展。自動駕駛還伴隨著處理器、傳感器的應用,以及諸如車到車間的通訊等新技術普及。這些技術都將推動全球半導體產業(yè)在未來 5 到 10 年內,在汽車產業(yè)的市場產值擴大 2 到 3 倍,而目前車輛使用半導體產品的數(shù)量,也將從目前每輛車 400 美元,上升至 1,000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