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咨詢指出,第一季因受到CPU缺貨,農(nóng)歷新年假期,以及市場買氣低迷的影響,預(yù)期市場整體狀況并不樂觀,但由于美系品牌積極布局,出貨量相較去年同期僅小幅衰退。

由于CPU供貨優(yōu)先不同,美系品牌在此次CPU缺貨潮中并未受太大影響,而臺系雙A則較為顯著。進入第二季,受惠于Chromebook標案加持,預(yù)估出貨量將明顯成長,年增幅甚至有機會突破10%。

惠普連12季穩(wěn)坐冠軍,蘋果新機延后上市推升第一季出貨

以個別品牌來看,惠普(HP)蟬聯(lián)12季出貨冠軍,第一季出貨量達923萬臺,年增2.6%。前六大筆記本電腦品牌中,除了蘋果(Apple)以外部份品牌因CPU缺貨導(dǎo)致出貨受阻,因此訂單轉(zhuǎn)移到美系品牌,而惠普在Intel的支援下,成為此次CPU缺貨潮的最大受惠者。

第二名則為戴爾(Dell)。自2018年第二季起,戴爾為醞釀股票重新上市,積極擴大市場銷售,去年全年出貨年增達12.5%。今年第一季因提前為全球貿(mào)易紛爭準備,即便處于淡季戴爾仍大幅拋出訂單,第一季出貨量達到757萬臺,季增幅與年增幅皆超過22%。另外,戴爾于去年開始擴大歐洲銷售通路,成果從今年第一季末開始顯現(xiàn)。若戴爾可以持續(xù)維持強勁表現(xiàn),全年出貨量有望挑戰(zhàn)新高。

聯(lián)想(Lenovo)因CPU供應(yīng)不足,第一季出貨量為667萬臺,年減15.5%。聯(lián)想為沖刺第一季出貨量,新機種改搭載AMD CPU,比例已近三成,是目前轉(zhuǎn)換至AMD CPU比例最高的品牌。不過,在市場對于AMD CPU接受度仍低的情況下,終端客戶是否會買單,對聯(lián)想而言將是一大考驗。

排名第四的蘋果雖然近幾年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表現(xiàn)并不出色,但第一季的出貨量卻比去年同期提升約10%,達315萬臺,主要原因是受到2018年底CPU缺貨的影響。因蘋果新款筆記本電腦延后上市,氣銷售甜蜜期也隨之延后至2019年第一季。此外,蘋果今年將停產(chǎn)舊款13.3寸Air與15.4寸的Pro,并推出改版13.3寸Air/Pro以及16寸 Pro,預(yù)期新版Air有望帶動第二季出貨量成長。

臺系雙A在CPU上得到的支援不如美系品牌,因此受缺貨影響顯著,華碩(ASUS)出貨達254萬臺排名第五,宏碁(acer)則以251萬臺排名第六。華碩第一季出貨量年減23.3%,在所有品牌中衰退幅度最大。華碩在去年年底組織重整后,以維持基本的營運為目標,因此雖然也受CPU缺貨影響,但品牌策略調(diào)整才是第一季出貨量低迷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宏碁CPU缺口在五大品牌中最高,影響范圍涵蓋高端i7系列至低端Chromebook,導(dǎo)致無法組裝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