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導體踏上IPO征程:已進行輔導備案

中微半導體踏上IPO征程:已進行輔導備案

2018年半導體行業(yè)迎來一波IPO熱潮,2019年這股熱潮似乎仍將延續(xù),博通集成成為今年首批過會企業(yè),如今國產半導體設備翹楚中微半導體亦在為IPO作準備。

日前,中國證監(jiān)會上海監(jiān)管局發(fā)布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半導體”)輔導備案基本情況表,顯示中微半導體已于2019年1月8日與海通證券、長江證券簽署輔導協(xié)議并進行輔導備案。

資料顯示,中微半導體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冊資本4.81億元,是由尹志堯博士與杜志游博士、倪圖強博士、麥仕義博士等40多位半導體設備專家創(chuàng)辦,是國內首家加工亞微米及納米級大規(guī)模集成線路關鍵設備的公司,主要深耕集成電路刻蝕機領域,研制出中國大陸第一臺電介質刻蝕機。

根據《海通證券、長江證券關于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中微半導體目前無實際控制人,截至該申請?zhí)峤蝗?,公司持?%以上股東包括上海創(chuàng)投20.02%、巽鑫投資19.39%、南昌智微6.37%、置都投資5.48%、中微亞洲5.15%。

中微半導體官網顯示,該公司現(xiàn)有管理團隊包括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尹志堯、資深副總裁杜志游、副總裁暨大中華事業(yè)群總經理朱新萍、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陳偉文、副總裁暨刻蝕設備產品事業(yè)群副總經理倪圖強等。

產品方面,中微半導體是中國刻蝕設備領軍企業(yè),甚至在全球市場亦排名前列。在全球可量產的最先進晶圓制造7納米生產線上,中微半導體是被驗證合格、實現(xiàn)銷售的全球五大刻蝕設備供應商之一,與泛林、應用材料、東京電子、日立4家美日企業(yè)為7納米芯片生產線供應刻蝕機。

客戶方面,中微半導體是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長期穩(wěn)定的設備供應商,據悉在臺積電量產28納米制程時兩者就已開始合作并一直延續(xù)至如今。目前其介質刻蝕設備、硅通孔刻蝕設備、MOCVD設備等均已成功進入海內外重要客戶供應體系,截至2017年底,中微半導體已有620多個刻蝕反應臺運行在海內外39條先進生產線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臺積電宣布2019年將進行5納米制程試產、預計2020年量產,中微半導體自主研制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經臺積電驗證,性能優(yōu)良,將用于全球首條5納米制程生產線,可見在刻蝕機技術方面,中微半導體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眾所周知,集成電路產業(yè)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yè),尤其設備企業(yè)往往需要花費巨額的研發(fā)費用,中微半導體雖然已進行了數期融資,亦獲得國家大基金的投資,但若要保持長久發(fā)展以及保障后續(xù)產品開發(fā)及規(guī)模擴張,上市無疑是其必然選擇。

縱觀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yè),長川科技、北方華創(chuàng)等均已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如今中微半導體也踏上了IPO征程。

英特爾與重慶合作打造FPGA產業(yè)集聚區(qū)

英特爾與重慶合作打造FPGA產業(yè)集聚區(qū)

100個FPGA應用

FPGA指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展示了超過100個FPGA應用,涉及人工智能、無人駕駛、5G等應用場景。

“五個一”工程

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目標為“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先進的FPGA端到端平臺、一個綜合的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一套專業(yè)的FPGA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一系列FPGA高端產業(yè)峰會及前沿創(chuàng)新大賽、一片最具影響力的FPGA產業(yè)聚集區(qū)。

275億美元

預計到2021年,F(xiàn)PGA芯片市場可達到275億美元的規(guī)模。延伸行業(yè)市場可突破千億美元。

1月14日上午,西永微電子產業(yè)園區(qū)內,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迎來一群參觀者。

“這是今天上午第二批參觀的人了。”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該中心自去年12月19日揭牌啟運以來,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參觀、學習、交流。參觀者來自政府部門、創(chuàng)新企業(yè)、大學院校等。

事實上,F(xiàn)PGA是集成電路領域的一項特殊技術,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是英特爾在全球范圍內布局的規(guī)模最大的FPGA創(chuàng)新中心,也是迄今為止,英特爾在亞洲唯一的FPGA創(chuàng)新中心。

展示FPGA應用超過100項

所謂FPGA,指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是一種半定制電路,具備可編程、可重復配置等優(yōu)點。

簡單來說,以前的芯片出廠后,其功能與用途無法再進行調整。而FPGA芯片,可實現(xiàn)功能與用途的調整。就像多功能瑞士軍刀,既可以在需要裁剪的時候變成剪刀,也可以在需要擰螺絲的時候變成螺絲刀,還可以靈活地變成水果刀。

在FPGA出現(xiàn)之前,所有集成電路都好比是雕塑,要雕出成品,往往要浪費很多半成品和原料。FPGA出現(xiàn)后,集成電路就像塊橡皮泥,想捏成什么樣隨你。如果捏得不行,可以重新再捏。因此,F(xiàn)PGA有助于企業(yè)對應用進行不斷優(yōu)化,加速自身技術迭代,提高驗證的容錯率。

此外,F(xiàn)PGA還有一些其他優(yōu)勢,比如其性能高、功耗低。隨著技術的發(fā)展,F(xiàn)PGA在泛人工智能、5G通訊、自動駕駛、云計算、智能終端、工業(yè)等方面表現(xiàn)出極大的優(yōu)勢。

“FPGA比較抽象,所以我們在布局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時,就專門布置了一個應用展示廳。通過具體的應用,可以讓更多人了解FPGA的具體情況?!庇⑻貭朏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總經理張瑞表示,該展示廳共展示了超過100個FPGA應用,目前也是眾多人士前來參觀的重點區(qū)域。

該展示廳涉及的應用包括人工智能、自動駕駛、5G等應用場景。比如通過英特爾FPGA技術處理的實時視頻處理平臺,跟傳統(tǒng)平臺相比,其清晰度、亮度、實時性都有明顯的提升。又如重慶大學在英特爾FPGA基礎上研發(fā)的智慧調音系統(tǒng)。通過這一系統(tǒng),人們在唱歌、樂器演奏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音色自動對其進行調整、修正,起到一種“自動修音”效果。

打造FPGA人才高地

展示廳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了解FPGA,也讓更多人能夠使用FPGA。不過,就FPGA本身而言,是集成電路領域的一項特殊技術,因其門檻高,人才儲備、尤其是國內的人才儲備非常少。

所以,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今年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構建人才培養(yǎng)和認證體系,打造專業(yè)的FPGA培訓和認證。

與高校合作,是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張瑞介紹,西永緊鄰大學城,有豐富的人才資源,這也是當初選擇將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落戶西永的原因之一。

在具體舉措上,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會建立高校教師與行業(yè)人才雙向交流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建立FPGA學院、FPGA研究院或FPGA交叉研究中心,推動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xié)同育人的模式創(chuàng)新,多渠道培養(yǎng)FPGA領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引導企業(yè)/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穩(wěn)步增加相關學科專業(yè)的合理確定層次結構,加大FPGA領域人才培養(yǎng)力度;加強教材建設;加快FPGA領域科技成果和資源向教育教學轉化,推動FPGA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開展普及教育;鼓勵、支持高校相關教學、科研資源對外開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的FPGA科普公共服務平臺。

共建FPGA創(chuàng)新生態(tài)

除了人才培育,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今年還有一個目標,便是在今年3月份,正式上線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云加速平臺。

該加速平臺共配備了近百臺服務器,100塊英特爾FPGA加速板卡,理論上可以同時服務100個企業(yè)。據了解,借助FPGA創(chuàng)新加速平臺,企業(yè)可以在云端與該中心連接。就企業(yè)而言,這無疑減少了創(chuàng)新的門檻與成本。

“這樣一來,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雖坐落重慶,卻可輻射全國?!睆埲鸨硎荆⑻貭栂M氖墙柚⑻貭朏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打造一個FPGA創(chuàng)新生態(tài)。

事實上,在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落戶重慶時,便提出了“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先進的FPGA端到端平臺、一個綜合的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一套專業(yè)的FPGA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一系列FPGA高端產業(yè)峰會及前沿創(chuàng)新大賽、一片最具影響力的FPGA產業(yè)聚集區(qū)。

端到端平臺,便是此前說的“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云加速平臺”;創(chuàng)新中心,則是依托西永微電園,打造集培訓、認證,產業(yè)孵化、應用展示及空間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yè)創(chuàng)新孵化加速中心。

“高端峰會和創(chuàng)新大賽,則計劃在重慶落地?!睆埲鸨硎?,這類活動,能夠起到明顯的宣傳推廣作用,從而實現(xiàn)探索FPGA發(fā)展、發(fā)掘優(yōu)秀創(chuàng)新項目、吸引國內外創(chuàng)業(yè)團隊入駐的目標。

一系列舉措的最終目的,便是實現(xiàn)產業(yè)聚集區(qū)。在該中心落戶重慶時,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楊旭曾表示,英特爾希望借助這一中心,與重慶一起,打造中國FPGA領域的智力高地和產業(yè)高地,深度聚集產業(yè)資源,加速以FPGA為核心的全球化科技創(chuàng)新,推進相關產業(yè)落地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促進中國FPGA創(chuàng)新生態(tài)健康蓬勃發(fā)展。

第三方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包括加速器市場在內的FPGA芯片全球市場份額可達到275億美元,其延伸份額可突破千億級。英特爾FPGA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落戶重慶,有助于重慶成為全國FPGA的高地,在產業(yè)和市場上,贏得先機。

?

高通:要成為蘋果供應鏈,蘋果要求先繳 10 億美元獎金

高通:要成為蘋果供應鏈,蘋果要求先繳 10 億美元獎金

《路透社》報導,蘋果與行動芯片大廠高通(Qualcomm)的專利權官司,美國當地時間 11 日的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聽證會時,高通執(zhí)行長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之前為使高通成為蘋果 iPhone 的基頻芯片供應商,蘋果向高通索取高達 10 億美元的驚人「獎金」。

報導指出,根據相關人士透露,蘋果向高通索取的 10 億美元「獎金」是 2011 年蘋果與高通之間交易協(xié)議的一部分,目的是在減少當時將蘋果 iPhone 芯片替換成高通產品的技術成本。Steve Mollenkopf 還表示,由于這筆 10 億美元款項,是高通成為蘋果基頻晶唯一供應商的原因之一。

報導指出,根據 2011 年兩家公司協(xié)議,高通成為蘋果獨家基頻芯片的供應商,高通同意向蘋果提供未公布的產品價格折扣,但蘋果若選擇其他供應商,將失去先前議定的折扣優(yōu)惠,使蘋果購買基頻芯片的成本提高。不過,美國的反壟斷機構之前認為,與蘋果的交易是高通為保持基頻芯片的主導地位、排除英特爾等競爭對手的反競爭行為模式一部分。

另外還有消息指出,高通接受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壟斷審查時,蘋果高階主管列席證人出庭作證。該蘋果高階主管表示,蘋果考慮在 2019 年款 iPhone,讓南韓三星、臺灣聯(lián)發(fā)科及現(xiàn)有供應商英特爾提供基頻芯片。

三星宣布購并與鴻海及聯(lián)發(fā)科所共同投資以色列多鏡頭技術企業(yè)

三星宣布購并與鴻海及聯(lián)發(fā)科所共同投資以色列多鏡頭技術企業(yè)

根據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的報導,南韓三星電子將收購以色列多鏡頭制造商 Corephotonics。這是三星 2019 年的首次收購,也是 2018 年 2 月副董事長李在镕回歸三星管理層后的第 3 次收購。而三星預計將在本月底前完成對其最大股東持有 Corephotonics 的股權收購,總收購價值在 1.5 億美元至 1.6 億美元(約1,650 億至1,800 億韓圓)之間。

報導指出,Corephotonics 是由 David Mendlovic 教授在 2012 年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所成立的公司,擁有與多鏡頭的相關核心技術,包括光學變焦、低光拍攝以及廣角攝影等,而這些 Corephotonics 所擁有的技術在業(yè)界的評價極高。

此外,2017 年時 Corephotonics 還曾指控蘋果的專利侵犯其相關的手機相機技術。根據資料顯示,涉及的 4 項技術專利是在 2013 年 11 月至 2016 年 6 月份間通過了美國商標和專利局的許可及登記,內容相關智能型手機中光學變焦、微型長焦鏡頭等雙鏡頭攝影技術。

Corephotonics 表示,蘋果是在沒有 Corephotonics 授權的情況下,將其行動設備的雙孔徑相機技術應用于 iPhone 7 Plus 和 iPhone 8 Plus 等手機之上。Corephotonics 指控蘋果這兩款手機在未經公司允許的情況下,擅自使用了長焦鏡頭、光學變焦、綜合廣角、長焦鏡頭等技術,以達到智能變焦與改進圖像等功能。

報導進一步表示,三星這次期望藉由投資和技術合作,繼續(xù)與 Corephotonics 進行持續(xù)發(fā)展。事實上,2017 年初,三星風險投資公司已與臺灣鴻海和聯(lián)發(fā)科共同在 Corephotonics 上投資 1,500 萬美元。此外,Corephotonics 的技術也已應用到 Galaxy Note 8 之后所發(fā)表的三星智能型手機上,未來也將會有更多方面的應用。

OPPO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 推出子品牌智美心品

OPPO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 推出子品牌智美心品

OPPO昨日宣布,正式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并任命原OPPO首席采購官劉波為OPPO副總裁、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總裁,全面負責該事業(yè)部的工作,向OPPO CEO陳明永匯報。

OPPO CEO陳明永表示:“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是OPPO面向5G+時代的關鍵布局,旨在推進OPPO構建面向未來的多入口智能硬件網絡,以多智能終端驅動未來發(fā)展。新的發(fā)展時期,OPPO將持續(xù)加大研發(fā)投入,深化硬件、軟件和互聯(lián)網服務一體化戰(zhàn)略,為用戶提供更多革命性、簡單便捷的智能科技生活體驗?!?/p>

“我們將緊密圍繞5G+時代的核心入口,布局新興移動終端,打造用戶可跨場景高頻使用的入口級產品,同時打造IoT產品及開放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多元的科技體驗,”O(jiān)PPO副總裁、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總裁劉波表示,“5G+時代,手機仍將是萬物互聯(lián)的核心,新興移動終端將與手機共同構成多入口的智能硬件網絡,為用戶帶來跨場景的融合體驗。”

OPPO認為,5G+時代新的入口級產品需要具備兩個特點,一是用戶高頻使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市場規(guī)模前景;二是以用戶為中心,具備移動性,從而能為用戶帶來跨場景的融合體驗。因此,OPPO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將瞄準智能手表及智能耳機,聚焦運動健康場景,整合公司能力與資源,打造下一個入口級產品。

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還將構建開放的IoT平臺,加快推進AI+IoT技術研發(fā),提供開放的物聯(lián)網接入協(xié)議,與包括Breeno智能助理在內的軟件能力形成合力,賦能合作伙伴和開發(fā)者,共同打造IoT生態(tài)產品、內容與服務。

同時,OPPO將推出全新子品牌“智美心品”,通過自研、合作研發(fā)、選品三種模式,為用戶提供智美科技生活解決方案。

臺積電7nm助攻,蘋果Mac舍英特爾就AMD Ryzen處理器

臺積電7nm助攻,蘋果Mac舍英特爾就AMD Ryzen處理器

本屆消費電子展(CES),處理器大廠 AMD 正式秀出 7 納米 Ryzen 處理器,在多核心的優(yōu)勢及臺積電 7 納米的助攻下,展示性能不但略超過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的 Core i9-9900K 處理器,耗能表現(xiàn)還更勝一籌?,F(xiàn)有外媒表示,憑借優(yōu)異的性能,蘋果 Mac 計算機應該思考離開英特爾處理器,轉向 AMD 處理器,在性能、功耗、價格、開發(fā)都有好處。

根據國外科技網站《Macworld》專文分析,蘋果決定放棄 IBM 的 Power 處理器轉向 X86 架構處理器時,英特爾處理器就成為 Mac 系列計算機的首選。2005 年,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非常強勢,當時 AMD 處理器產品競爭力不行,所以蘋果只有跟 AMD 的 GPU 產品合作。這些年來蘋果所用的 GPU 都是由 AMD 供應。

不過,在處理器這樣的核心技術,蘋果不愿意依賴協(xié)力廠商。包括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目前使用自行開發(fā)的處理器。Mac 雖然還依賴英特爾供應,但是蘋果自研 ARM 處理器取代英特爾的新聞幾乎每年有傳出,顯見蘋果也朝著自行開發(fā) Mac 計算機處理器的方向在努力中。只不過,這個時程似乎沒那么快,要 ARM 架構處理器的性能追上 X86 處理器還是需要時間。

所以,在報導中還表示,就在蘋果在自行開發(fā)處理器成熟之前,因為看到了本屆 CES 上 AMD 展出了 7 納米 Ryzen 處理器的表現(xiàn)之后,認為蘋果實在應該放棄英特爾處理器,轉向 AMD 的 Ryzen 處理器,以使得 Mac 計算機在性能、功耗、價格、開發(fā)上都有好處。

而報導中強調,蘋果應該使用 AMD 處理器有幾大原因,其中包括性能、功耗方面。而根據 AMD 在 CES 中對 7 納米 Ryzen 處理器的性能展示,說明了 AMD 7 納米 Ryzen 處理器不止是在同樣的核心數下有優(yōu)勢,甚至在 Threadripper 處理器還預計會有 64 核 128 執(zhí)行緒的版本。此外,AMD 還首先支援了 PCIe 4.0 的界面,這對喜歡 Mac Pro 計算機提供更多 IO 界面的蘋果來說,AMD 的處理器更能投其所好。

除了性能、功耗、制程優(yōu)勢,另一個選擇 AMD 的重要原因就是價格。雖然,蘋果購買 AMD 或者英特爾處理器的價格并非按照消費等級的處理器價格來購買。但是,報導還是認為 AMD 的價格顯然不會超過英特爾的水平,而這些省下來的成本還可以讓利給消費者,達到「三贏」結果。

此外,報導中還進一步表示,相較于蘋果自行開發(fā)的 ARM 架構處理器,采用 AMD 的 X86 架構處理器在 Mac 計算機開發(fā)也不需要做額外的工作,這也是目前擁有的好處。

因此,綜合以上優(yōu)點,報導認為蘋果在自行研發(fā)的 ARM 架構處理器成熟,以取代 X86 處理器之前,應該把 Mac 計算機的處理器從英特爾轉向 AMD,使得 Mac 計算機在不論性能、功耗、技術乃至成本方面都能獲得好處。而對于外媒這樣的建議,蘋果是否買單,而最后消費者是否接受,就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南科新12寸廠興建計劃持續(xù),華邦電完成新臺幣420億元聯(lián)貸

南科新12寸廠興建計劃持續(xù),華邦電完成新臺幣420億元聯(lián)貸

即使市場對于 2019 年整體景氣依舊存有雜音,但臺灣地區(qū)廠商對于投資擴廠的計劃依舊沒有改變。繼日前臺股股王大立光在法說會上宣布,針對擴產計劃將持續(xù)進行之外,存儲器大廠華邦電也在 14 日宣布,完成由臺灣銀行主辦、總計 19 家金融機構所參與聯(lián)貸案。該聯(lián)貸案總金額將達到新臺幣 420 億元,將用于華邦電南科路竹基地新 12 寸廠的興建與設備購置用途上。

華邦電表示,14 日上午于臺北寒舍艾美酒店,舉行 7 年期新臺幣 420 億元聯(lián)合授信簽約典禮。簽約典禮由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及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共同主持。本聯(lián)合授信案委由臺灣銀行、中國信托商業(yè)銀行、第一商業(yè)銀行、臺新國際商業(yè)銀行、兆豐國際商業(yè)銀行、合作金庫商業(yè)銀行、彰化商業(yè)銀行及星展銀行共同主辦,總計 19 家經營績效良好的金融機構共同參與。

華邦電進一步指出,本聯(lián)合授信案主要用途為興建南科高雄廠的廠房及購置機器設備所需,未來華邦電將以穩(wěn)健腳步進行新廠規(guī)劃與投資,以滿足持續(xù)增長的客戶需求。據了解,此聯(lián)合授信案深獲銀行團支持并踴躍參貸,獲超額認購 193 %,最后以 420 億元順利籌募完成,充分顯現(xiàn)銀行團對于華邦電的營運與獲利表現(xiàn)給予高度肯定。

華邦電表示,目前公司正致力于全方位存儲器解決方案,為全球前五大自有品牌 DRAM 制造商,亦為全球領導的 NOR Flash 供應商,為全球少數同時擁有 DRAM 及 Flash 產品線的存儲器廠商。隨著存儲器產品應用廣泛多元,華邦電子在新廠產能挹注下,配合自主技術及靈活配置的生產優(yōu)勢,將使公司充分掌握市場契機,提升在存儲器產業(yè)的市占率及地位。

先進半導體私有化獲通過  國產特色工藝或再添“巨頭”

先進半導體私有化獲通過 國產特色工藝或再添“巨頭”

日前,先進半導體私有化一事有了新進展,繼獲得國家市場監(jiān)督總局批準后,如今再獲臨時股東大會及H股獨立股東類別大會通過。

私有化獲通過,合并協(xié)議生效

2018年10月30日,積塔半導體與先進半導體宣布訂立合并協(xié)議,先進半導體董事同意向先進半導體股東提出建議,由積塔半導體根據中國公司法第172條按每股先進H股及每股先進非上市外資股1.50港元或每股先進內資股人民幣1.33元的注銷價,以吸收合并先進的方式將先進私有化。

據此前公告披露的合并協(xié)議生效條件,包括獲得先進半導體單一股東、臨時股東大會、H股獨立股東類別大會的批準,以及相關政府機構或監(jiān)管機構取得所有必要批淮等共4條。2019年1月2日,積塔半導體已取得國家市場監(jiān)督總局的批準,令合并協(xié)議生效的條件中的條件(4)已達成。

最新公告顯示,2019年1月11日,積塔半導體與先進半導體發(fā)布聯(lián)合公告宣布,先進半導體于1月11日在上海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及先進半導體H股獨立股東類別大會,兩大會議均以投票表決方式正式通過批準由積塔半導體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將先進半導體私有化。

至此,此前公告所詳述為使合并協(xié)議生效的所有條件已獲達成,因此,合并協(xié)議已經生效。

公告稱,先進半導體已根據上市規(guī)則獲聯(lián)交所批準撤回先進半導體于聯(lián)交所的上市地位(退市),目前預期先進半導體H股于聯(lián)交所的最后交易日為2019年1月17日,先進半導體H股的自愿撤回於聯(lián)交所的上市地位將於2019年1月25日上午九時正生效。

根據此前公告,先進半導體于退市日期上市將被撤銷;注銷注冊后,先進半導體將并入積塔半導體,并將不再作為獨立的法律實體存在。合并成功后,先進半導體的資產及負債(連同該等資產所附帶的權利及義務)、業(yè)務及僱員將由積塔半導體作為存續(xù)企業(yè)承繼。

并入積塔半導體迎雙贏

在業(yè)界看來,積塔半導體將先進半導體私有化對兩者而言將是一個雙贏之舉。

先進半導體于1988年由中荷合資成立為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1995年易名為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2004年改制為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于香港聯(lián)交所成功上市。

該公司是一家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公司,目前擁有5英寸、6英寸、8英寸晶圓生產線各一條,專注于模擬電路、功率器件的制造,8英寸等值晶圓年產能628千片,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電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企業(yè)。

對于先進半導體而言,正如其公告所言,半導體行業(yè)是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型行業(yè),資本投資是市場擴張的主要動力,盡管先進擁有堅實的模擬和功率半導體技術基礎,但其仍面臨產能供給不足及技術需要升級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而積塔半導體為華大半導體的全資子公司、華大半導體為國有企業(y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全資子公司,成功私有化之后,先進半導體將背靠華大半導體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化身央企,同時資本、市場等各方面已將取得更大的支持,有望助其解決上述問題,再次煥發(fā)生命力;

對于華大半導體及積塔半導體來說,先進半導體的整體裝入亦有積極意義。積塔半導體方成立一年,并承擔了總投資359億元的特色工藝生產線建設項目,而先進半導體擁有多年的特色工藝生產制造經驗和客戶積累,其通過“借道”私有化先進半導體可迅速獲得相關的技術和資源。

一位不具名的業(yè)內人士向筆者表示,先進半導體若成功私有化并納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隨著與華大半導體、積塔半導體等資源整合,未來國內將有望再添一家特色工藝制造“巨頭”。

集邦咨詢:2019年智能手機生產總量衰退恐擴大至5%,華為擠下蘋果成為全球第二

集邦咨詢:2019年智能手機生產總量衰退恐擴大至5%,華為擠下蘋果成為全球第二

集邦咨詢:2019年智能手機生產總量衰退恐擴大至5%,華為擠下蘋果成為全球第二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最新報告指出,2019年智能手機市場受到全球經濟波動影響,不確定因素增加。加上換機周期延長、創(chuàng)新程度降低等沖擊導致市場需求遲滯。預估2019年智能手機生產總量將落在14.1億支,較2018年衰退3.3%。若全球需求進一步惡化,不排除衰退幅度將擴大至5%。以全球市占排名來看,三星將持續(xù)領先,華為在今年或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廠,而蘋果則將下滑至全球第三名。

集邦咨詢指出,由于三星在中高低端手機市場的布建已相當完整,相較于中國品牌廠可以往更低端或是海外進行布局。三星透過新興市場帶動成長的難度相對較高,因而市占版圖持續(xù)萎縮。2018年生產總量約為2.93億支,年衰退8%。

2019年三星的目標仍舊為守住既有版圖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由于過往遭受中國品牌廠規(guī)格戰(zhàn)的夾殺,其今年將在規(guī)格及定價上采取更為積極的策略迎戰(zhàn)中國品牌。集邦咨詢預估,三星今年仍將為全球市占第一、市占率約20%。

蘋果未走出新機定價、舊機禁售逆風,生產總量持續(xù)衰退

華為產品線布局完整、擁有自主芯片開發(fā)優(yōu)勢,在高端市場方面,以P系列以及Mate系列瓜分蘋果在中國的高端市場市占,并且以榮耀等系列成功進軍東歐等海外市場,帶動2018年生產總量達2.05億支,年成長30%。

2019年華為除了堅守中國市場既有版圖外,更仰賴東歐、巴西、南美等新市場市占的擴大。集邦咨詢預估其生產總量有機會持續(xù)成長至2.25億支,市占率達16%,正式取代蘋果成為全球市占率第二名的智能手機品牌。

然而,作為中國第一大手機品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因素對華為智能手機的生產與出貨影響恐更為顯著,須密切觀察動態(tài)。

回顧蘋果2018年生產總量表現(xiàn),上半年和2017年同期差異不大,但下半年新機發(fā)表并未如期帶動生產總量增長,反較同期衰退7%,全年生產總量約落在2.15億支,較2017年下滑3%。其中在中國的銷售表現(xiàn)上,受到新機定價問題以及舊機型禁售事件的影響,銷售表現(xiàn)較2017年衰退將近1000萬支。

2019年蘋果將持續(xù)面臨換機周期延長、品牌獲利與定價策略如何取得平衡以及中國高端市場的銷售失利等問題。預估2019年的生產總數將比2018年衰退至1.89億支,市占率將從15%下滑至13%。若貿易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緊張態(tài)勢未獲改善,生產總量的衰退幅度恐再擴大。

中國手機品牌整并潮擴大、全球市占差距收斂

2019年全球市占第四名至第六名的排名則與2018年改變不大。第四名為小米,透過低毛利的營銷方式,以及引進米家生態(tài)鏈周邊商品、軟件服務等吸引買氣,生產總量達1.23億支,相較2017年的生產總量成長約32%。

2019年小米除了持續(xù)專注研發(fā)技術提升能力外,也將透過重新定義子品牌,包含小米、紅米、黑鯊、POCO以及技術合作的美圖等,來翻轉民眾對于小米技術能力的印象,并且持續(xù)強化歐洲及印度的通路提升競爭力。預估2019年小米的生產總量將略微提升至1.29億支。

OPPO與vivo 2019年將蟬聯(lián)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五名與第六名。由于中國內需市場飽和,OPPO、vivo轉向擴大海外市場的經營,包含OPPO在印度推出Realme在線品牌或是vivo為國際足聯(lián)世界杯提供六年贊助以提升國際知名度等。然而目前OPPO與vivo仍有約七成的營收占比來自中國市場。在2019年經濟狀況不明朗的前提下,OPPO及vivo將面臨較大的沖擊。

從具體表現(xiàn)來看,OPPO 2018年生產總量為1.2億支,2019年以持平表現(xiàn)為目標。相較之下,海外占比較低的vivo 2018年生產總量為1.04億支,2019年恐將跌破至1億支以下,全球市占率分別為8%與7%。

集邦咨詢表示,2018年已有多家中國手機品牌廠倒閉或遭整并,顯示手機產業(yè)已進入大者恒大格局。2019年除了將延續(xù)此一趨勢外,產品差異化越來越小,導致全球前六席次的市占率差距將更為收斂。另外,全球貿易不確定的因素是否將擴大甚至導致手機產業(yè)版圖的位移與重整,將會是2019年最大觀察重點。

蘋果:HomePod將于1月18日在中國上市銷售

蘋果:HomePod將于1月18日在中國上市銷售

今日,蘋果正式宣布,HomePod智能音箱將于1月18日(周五)在中國內陸和香港地區(qū)上市銷售,提供白色和太空灰兩種配色,國行售價2799元,購買渠道有蘋果網站、蘋果零售店以及授權經銷商銷售。

對于HomePod在中國上市銷售,蘋果首席營銷官菲爾席勒表示“很高興能將HomePod的帶給中國用戶”,并表示“(HomePod)無疑是完美的智能音箱,我們認為你們會喜歡它的?!?/p>

官方表示,HomePod能夠播放多種Apple Music音樂類型,包括華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以及其他來自任何AirPlay支持應用的音頻內容,包括QQ音樂等。

目前,除中國外,HomePod已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墨西哥和西班牙上市,可兼容iPhone 5s或更高版本,iPad Pro,iPad Air或更高版本,iPad mini 2或更高版本或iPod touch(第6代)。

HomePod的配置十分給力,包括七個智能列陣播放器,六個列陣麥克風,內置蘋果A8處理器,周圍環(huán)境感知功能可以判斷所處環(huán)境和音樂特點來智能改變音樂播放的方向和低音。音樂有Direct Energy,Ambient Energy和Full Mix等播放選項。如果用戶覺得一個音箱給予的聽覺不夠震撼,可以在客廳同時使用兩個HomePod,它們可以根據各自擺放的位置智能的同時工作。軟件上,HomePod集成了Apple Music,Siri和Home Kit,用戶可以在HomePod上面播放自己Apple Music的音樂列表,問Siri任何問題,或者直接使用HomePod控制自己的智能家居。

從iOS 11.4正式版開始,HomePod迎來立體聲功能,通過第二代AirPlay可以讓用戶借助iPhone / iPad設備來控制多臺已經支持AirPlay 2特性的音頻設備,也就是可以將兩臺及以上的蘋果HomePod音箱串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