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圖像傳感器(CIS)市場持續(xù)火熱,但如今供應鏈產能緊張問題仍未得到緩解,近日Sony因產能不足首次釋單給臺積電,聯(lián)電與力積電等也都拿下CIS大單。
據(jù)市場消息指出,Sony近日首次將高端CIS訂單交給臺積電代工,并將由臺積電南科14a廠導入40納米制程生產,且還將為此添購新設備,計劃于明年8月試產。規(guī)劃初期月產能2萬片,2021年第一季量產交貨。
且臺積電未來還計劃繼續(xù)擴大相關產能,與Sony的合作可能延伸至28納米以下先進制程。可見CIS需求相當強勁,為面對三星的競爭,Sony也只好放出代工單。臺積電原本就有在幫北京豪威代工,已有相關量產經驗,將成為Sony搶占市場的合作伙伴。
Sony目前自身也在日本國內積極擴產,3年內將有近6,000億日元規(guī)模的投資,今年更討論再追加1,000億日元建設新廠房。在此情境之下,已購并富士通半導體12寸晶圓廠的聯(lián)電,也因此占據(jù)著地利,直接打進Sony供應鏈。甚至連力晶旗下的力積電也傳出拿下了Omnivision的大單,包下每月破萬片晶圓產能。
目前CIS需求主要還是來自手機,智能手機朝向多鏡頭高畫質發(fā)展已成趨勢,不過也有意見質疑,是否過猶不及。未來就算是中低端機種,可能也是3鏡頭起跳,甚至1億像素產品也在非旗艦機型中窺見。小米CC9 Pro新品就有5個鏡頭并高達1億的像素,而售價僅2,799人民幣,但這樣的設計是否合理,仍待市場去驗證。
不過CIS在其他領域的確也有很廣泛的需求,如車用、AI等都確實有動能,明年價格無論如何也很難拉下。半導體從上游晶圓廠至下游封測廠接都可望受惠,整個CIS市場呈現(xiàn)寡頭壟斷格局。